首頁 > 獨家報道

七進青藏高原,頂著-20℃的嚴寒,他拍到了震撼心靈的一幕!

2021-12-04 編輯: 威海新聞網(wǎng)·Hi威海新聞客戶端
  ◎宋林繼在海拔4300多米的三江源曲麻萊拍攝盤羊丨王洪波/攝
  肩上扛著“長槍”,身上背著“短炮”,手里拎著三角架,帶著笨重又實用的“三件套”,或是行進在荒無人煙的雪域高原,或是埋伏在雜草叢生的海島森林,這個面色黧黑、個頭不高的攝影師叫宋林繼,今年是他“臥底”動物世界的第十個年頭。
  64歲的宋林繼與攝影結(jié)緣20余年,相機就像是他的知心老友,用一次又一次的對焦和按下快門,讓他找到和這個世界對話的另一種方式。
  ◎宋林繼在2020年5月、8月、12月,連續(xù)三次前往可可西里,完整地拍攝記錄藏羚羊爭雄打斗求偶、去卓乃湖產(chǎn)仔途中、帶崽回遷的全過程。丨宋林繼/攝
  ◎宋林繼(中)在海拔4800多米的可可西里五道梁保護站留影丨張新/攝
  他的鏡頭里有可可西里遷徙的藏羚羊,有高原上嬉戲打鬧的藏狐兄弟,有青海溝里鄉(xiāng)共進晚餐的藏原羚,有海島上乖巧可愛的梅花鹿,有池塘邊梳妝打扮的綠鷺……
  每一張攝影作品背后都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以影像的力量喚起公眾對自然環(huán)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
七進青藏高原
他往返近50000公里
拍到讓人落淚的暖心一幕

  ◎作品《別怕,來我家》入選第三期“人民日報收藏獎攝影作品”,宋林繼因此獲得人民日報十佳圖片攝影師的稱號。丨宋林繼/攝
  茫茫雪地,一方紅頭巾格外醒目,一位藏族婦女蹲在雪地里溫柔地撫摸著兩只小藏原羚,他們的眼眸清澈且溫柔……這幅刊登在人民日報2019年9月16日14版上的圖片,正是宋林繼所拍。
  “當時就是感覺畫面特別溫馨感人,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機按下快門?!碧峒斑@幅圖片,宋林繼便打開了話匣子,這幅攝影作品拍攝于4100多米的青藏高原,畫面中與藏原羚親密互動的婦女是德措吉,兩只小藏原羚都是她夫妻倆救助的。
  ◎德措吉和丈夫仁增多杰在臥室給救助的藏原羚喂奶丨宋林繼/攝
  “這兩口子真的特別不容易,太難得了?!睅啄赀^去了,宋林繼對仁增多杰一家仍然贊不絕口,為了救助野生動物,仁增多杰在2010年辭去了任職10年的村委主任一職,他們夫婦賣掉了養(yǎng)殖的100多頭羊和40多頭牛,舉家從都蘭縣城搬到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原。
  ◎都蘭縣溝里合支龍野生動物保護救助站丨宋林繼/攝
  宋林繼夫婦先后通過各種方式籌措投入資金70多萬元,在這嚴寒之地搭建起了我國民間海拔最高的野生動物救助站—— 青海都蘭溝里合支龍野生動物救助站。
  這些年,他們先后救助過藏原羚、馬鹿、巖羊等野生動物近20只,待它們恢復(fù)健康后,遇到種群經(jīng)過,就會把這些小動物放回大自然。
  ◎宋林繼在都蘭縣溝里拍攝期間,席地而坐簡單進食丨鮑遠新/攝
  2018年7月,宋林繼第一次踏上了青海之旅,原本只是計劃拍攝雪域高原的野生動物,但仁增多杰夫婦的出現(xiàn),讓宋林繼有了意外的收獲。

  ◎小藏原羚湊到餐桌前取食丨宋林繼/攝
  借住在仁增多杰夫婦家里的宋林繼,在一次吃飯的時候,驚奇地發(fā)現(xiàn)可愛的小藏原羚湊到了餐桌前取食,絲毫不懼怕人,仿佛是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
  小家伙出乎意料的舉動,引起了宋林繼的注意,他便開始留意起來。

  ◎作品《救助藏原羚》入選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shù)展覽,入選《在希望的田野上--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獲山東省第13屆攝影藝術(shù)展覽金獎和華攝國際攝影大賽金獎丨宋林繼/攝
  “這幾個小家伙壓根沒把自己當外人,自由地進出房間,還經(jīng)常像個小‘跟屁蟲’一樣,德措吉和女兒仁青拉毛走到哪里,他們就跟到哪里。”
  曾幾何時,有可愛的生靈慘死獵槍之下,因自己的名貴被奪去性命,但也有人舉一家之力在荒無人煙的雪域高原安營扎寨,安的是似白雪般純潔善良之心,扎的是野生動物們暫時溫暖的家。
  ◎仁增多杰夫婦在臥室陪兩個小藏原羚玩耍丨宋林繼/攝
  ◎仁增多杰為腹瀉的藏原羚兌上乳酸菌素喂食丨宋林繼/攝
  “他們比照顧自己的孩子都細心?!?/span>
  仁增多杰夫婦平時用加溫后的牦牛奶喂食,有時發(fā)現(xiàn)救助的藏原羚拉肚子,就買來乳酸菌兌上喂食……這一切宋林繼看在眼里,也記錄在鏡頭里。
  ◎仁增多杰和小侄女給救助的小藏原羚喂溫熱后的牦牛奶丨宋林繼/攝
  ◎德措吉每天擠牦牛奶喂藏原羚丨宋林繼/攝
  回到威海之后,宋林繼腦子里常常浮現(xiàn)出仁增多杰夫婦和藏原羚一樣清澈的眼眸,“我覺得自己要做點什么,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家人盡其所能救助野生動物的感人故事。”
  這樣的念頭從未停止過,當年的11月份仁增多杰打來電話,告訴宋林繼今年冬天又多救助了幾只野生藏原羚,這讓原本就躍躍欲試的宋林繼,更加坐不住了,他決定發(fā)起“二次進攻”。
  ◎宋林繼打包好行李再啟程丨宋林繼/攝
  ◎寒冬里的溝里鄉(xiāng)丨宋林繼/攝
  此時的溝里鄉(xiāng)已經(jīng)進入嚴冬,氣溫低至-20℃,再加上單程30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高原缺氧、新鮮蔬菜匱乏……每一樣對60多歲的宋林繼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
  短時間內(nèi)多次往返高原,家里人擔心他身體吃不消,但宋林繼并沒有因此而遲疑,他知道在那遙遠的地方,還有一個未講完的故事在等他。
  ◎德措吉和女兒仁青拉毛抬雪化水食用丨宋林繼/攝
  ◎德措吉的女兒仁青拉毛正在給救助的小藏原羚喂牦牛奶丨宋林繼/攝
  宋林繼努力說服家人,在大雪封山之前,帶著方便面、土豆、雞蛋等可儲存的食材,又一次來到仁增多杰家中,在滴水成冰的雪域高原,與他們一家在簡易活動板房里同吃同住10多天。
  在那些凍得難以入眠的夜里,在沒有網(wǎng)、沒有水、沒有新鮮蔬菜,只能靠融化雪水煮飯的時候,宋林繼才真正明白這對平凡的夫婦,做的這件事到底有多不平凡。
  ◎被救助的小藏原羚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丨宋林繼/攝
  可越是食物匱乏的寒冬,對仁增多杰夫婦來說,救助野生動物的責任就越大。他們買來優(yōu)質(zhì)牛奶加上豆面煮熟,試一試溫度,再喂給藏原羚寶寶。
  ◎德措吉怕加溫的奶太熱,先吹吹再嘗嘗,溫度合適再給藏原羚喂食丨宋林繼/攝
  ◎宋林繼和仁增多杰夫婦的合照丨鮑遠新/攝
  “我一定要拍下來,要拍好,我要讓更多的人看到?!?/span>
  仁增多杰夫婦的一舉一動宋林繼都看在眼里,也更堅定了他拍攝的決心,無數(shù)次按下快門默默地記錄著這里的一切。

  ◎2019年12月5日,攝影師宋林繼在青海都蘭溝里鄉(xiāng)海拔4300米雪域高原拍攝丨王洪波/攝
  宋林繼與青海的緣分,并沒有在那個冬天戛然而止。為了捕捉到更豐富、更真實的鏡頭,他之后又去了好幾趟,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獲,而這些收獲讓默默無聞的高原夫婦,第一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也正是因為宋林繼的報道,當?shù)卣蜕鐣鹘缫惨虼吮贿@對大愛夫婦所感動,給予他們的救助站一定的資金補助,讓愛在雪域高原上延續(xù)……
  ◎德措吉在雪地里溫柔注視著剛喝完奶的藏原羚丨宋林繼/攝
  于是有了開頭的那一幕,在《人民日報》顯眼的位置上,一條耀眼的紅頭巾、兩只乖巧的藏原羚,也許沒有人會注意到圖片下方有一行小字,寫著“宋林繼/攝”,更不會有人知道他為了這些圖片多次奔赴青藏高原,跋涉近50000公里。
  宋林繼也并不需要人知道,他只希望自己的攝影作品和其背后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足矣。
20余次登上劉公島
足跡遍布春夏秋冬
用鏡頭定格有一“鹿”美好

  ◎宋林繼/攝
  自那次青海之行后,雪對于宋林繼仿佛有了更加特殊的意義,他時常想起雪地里那清澈的眼眸。
  時隔兩年之后,在威海的一場大雪中的四目相對,又一次擊中了宋林繼的心,依然是清澈的眼眸。
  那是2021年1月初,素有“雪窩”之稱的威海又迎來了一場大雪,宋林繼在封島之前登上了劉公島。
  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就穿上雪地靴,踏著三十多公分厚的積雪,開始了為期五天、每天在海島叢林里徒步30000多步的拍攝生活。
  ◎宋林繼/攝
  正在宋林繼享受眼前愜意的一幕時,與長有大角的雄性鹿王四目對視,那一瞬間,他的內(nèi)心仿佛真的有千萬只小鹿在亂撞,“不敢動,怕驚擾到它,但內(nèi)心早已興奮地跳了起來?!?/span>
  至今回想起那一幕,宋林繼依然是滿眼放光,那清澈的眼眸楚楚動人,像星子一般閃,那似曾相識的心頭一顫,上一次還是在3000多公里之外的青海。
  雪是純潔的,雪中的生靈也是如此,就連眼神都是這樣的一塵不染。
  ◎宋林繼/攝
  宋林繼說:“說來奇怪,也許我的誠心和執(zhí)著打動了這些‘精靈’,有時與它們相遇,身披大雪的它們竟一動不動地用眼睛打量著我,那一刻周圍只有雪花灑落的聲音?!?/span>
  時間久了,宋林繼和海島的梅花鹿像昔日老友一般,各自享受,又互不打擾。
  ◎春之聲丨宋林繼/攝
  ◎夏之魅丨宋林繼/攝
  ◎秋之實丨宋林繼/攝
  ◎冬之韻丨宋林繼/攝
  野生梅花鹿特別機警,一有風吹草動奔跑速度超快,四季的毛色和梅花隨自然植物的顏色而變化。
  宋林繼也生怕拿起相機驚擾了這海島精靈,放下相機錯過了珍貴的鏡頭。這幾年他倒是練就了一身“潛伏”的好本領(lǐng),總是能在秘密的角落里,捕捉到精彩的瞬間。

  ◎宋林繼/攝
  自那日相遇以后,宋林繼上島的次數(shù)逐漸頻繁了起來,從一個季節(jié)去一次,變成了一個月去一次。
  他經(jīng)常是背上二三十斤的設(shè)備,包里裝幾瓶水,就上島了,在島上一待就是八九個小時,很累但他卻樂在其中。往往這一天下來,兜里“糧草”未動,相機內(nèi)存已滿。
  ◎宋林繼心滿意足地看著自己拍攝的野生梅花鹿丨劉彬/攝
  “你看這張,陽光從林間灑下,像童話世界一樣;還有這張,威風凜凜的公鹿,特別氣派;這兩只小鹿在嬉戲打鬧,這張是我在傍晚拍到的,特別喜歡……”說起在劉公島拍過的野生梅花鹿,宋林繼像是介紹它的寶貝一般侃侃而談。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梅花鹿對生存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挑剔,他們能在這座海島繁衍生息,正是對威海生態(tài)無聲的認可,更是生態(tài)與野生動物的“雙向奔赴”。
  ◎宋林繼/攝
  這座3.15平方公里的海島,四面環(huán)海、草木蒼翠,島上的梅花鹿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7只,增加到如今的200多只,它們在全國唯一的“海上森林公園”里怡然自得、繁衍生息。
  為了記錄野生梅花鹿的生活習(xí)性、生存繁衍以及食物和水源情況,宋林繼前后上島20余次,累計拍攝圖片上萬張。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劉公島野生梅花鹿保護地的主任,宋林繼更希望這些寶貴的影像資料,可以更好地為研究和保護梅花鹿提供重要的參考。
  ◎宋林繼/攝
  皚皚白雪,呦呦鹿鳴。
  宋林繼在深深的雪地里蹚出一條道來,那清晰的腳印像極了他這么多年攝影的經(jīng)歷,一步一個腳印,扎實且有力量,向著美好一“鹿”前行。
每一幅攝影作品都是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關(guān)于生命、關(guān)于生態(tài)

  ◎《中國鶴》是國內(nèi)第一部全面介紹中國九種野生鶴生存狀況及保護成果的科普攝影中英文雙語畫冊丨宋林繼/攝

  ◎以上圖片為宋林繼入選《中國鶴》的作品丨宋林繼/攝
  今年十月份,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舉行。讓宋林繼感到自豪的是,他的兩幅作品被收錄在COP15會議現(xiàn)場展示的中英文雙語畫冊《中國鶴》里,讓他鏡頭里的中國鶴亮相國際舞臺。
  ◎宋林繼在向記者介紹自己的攝影作品丨劉彬/攝
  退休這幾年,宋林繼扛著相機走南闖北感受頗深,他親眼看到隨著人們生態(tài)保護意識的增強,很多鳥類和野生動物的數(shù)量在逐漸增多。
  這一次,“昆明宣言”的發(fā)布讓宋林繼興奮地拍手稱贊:“我真的太贊同了,生物多樣性需要我們共同來保護。”
  ◎作品《綠鷺-梳妝》丨宋林繼/攝
  說到這兒,宋林繼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作品《綠鷺-梳妝》,圖片中一只綠鷺在樹枝上妖嬈地伸展著翅膀,仿佛少女在精心梳妝一般。
  “這是清晨在威海里口山拍攝的,綠鷺是一種特別機警怕人的鳥,非常罕見,鏡頭也很難捕捉到它的身影,而如今生態(tài)好了,在威海也經(jīng)常能看到綠鷺闖進鏡頭里?!彼d奮地介紹道。

  ◎INPA國際自然攝影公益年賽證及紀念章丨宋林繼/攝
  這幅代表威海生態(tài)的作品《綠鷺-梳妝》,憑借其難得一見的精彩瞬間,入選首個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邀請的攝影展——INPA國際自然攝影公益年賽,于2017年12月21日在菲律賓馬尼拉的第12屆保護野生動物遷徙公約締約國大會上亮相,并被聯(lián)合國收藏,讓威海的綠鷺走進了國際的視野。
  良禽擇木而棲,在宋林繼看來,越來越多的鳥選擇在威?!岸ň印?,恰恰是對威海生態(tài)環(huán)境最好的印證。
  “環(huán)境好不好,看鳥就知道。鳥和人不一樣,人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性很強,但鳥兒們是來回飛的,哪的環(huán)境好,它就飛到哪?!?/span>
  ◎反嘴鷸媽媽帶著寶寶在河邊嬉戲丨宋林繼/攝
  ◎反嘴鷸寶寶在媽媽翅膀下取暖丨宋林繼/攝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干凈的空氣、充足的水源、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了多達300余種鳥類前來,把這里作為棲息地和遷徙途中的能力補給站,其中不乏火烈鳥、丹頂鶴、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白琵鷺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還有震旦鴉雀、黃胸鹀、紅頸葦鹀等瀕危、近危鳥類。
  如今威海,已成為山東省濕地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
  ◎中華攀雀在筑巢求偶丨宋林繼/攝
  每年4—7月份,宋林繼都會多次前往環(huán)翠區(qū)等多地拍攝中華攀雀,記錄中華攀雀筑巢、求偶、彩蛋、孵化、喂養(yǎng)以及小攀雀出窩的全過程。
  而作為“鳥類最牛建筑師”的中華攀雀裝修房子娶媳婦的故事也相當有趣。
  ◎戀愛成功了,中華攀雀夫妻在筑愛巢丨宋林繼/攝
  中華攀雀,是非?,F(xiàn)實且有脾氣的小鳥。求偶期的公鳥想找“老婆”就必須獨自先搭一個半成品的小窩,然后找來母鳥驗收。
  ◎中華攀雀叼蟲子喂雛鳥丨宋林繼/攝
  母鳥如果看上公鳥的半成品“毛坯房”,就留下來和公鳥一起共建和裝修新房。
  如果母鳥看不上公鳥的蓋房技術(shù),就會到別的“小區(qū)”另尋其他公鳥的“毛坯房”。那么這個公鳥就悲催了,它會非常死心眼兒地把“半成品”房子拆掉,然后另選他處再建新房,直到母鳥滿意為止。
  ◎中華攀雀媽媽帶寶寶回巢過夜丨宋林繼/攝
  在拍攝過程中,宋林繼也細心地發(fā)現(xiàn)中華攀雀出巢后,又連續(xù)10多天天傍晚回巢過夜,他特別強調(diào):“希望大家一定要保護這可愛的精靈,要蔭蔽拍攝,千萬不要破壞它們的巢,因為出巢后它們還會在母親帶領(lǐng)下回來過夜,一旦破壞它們就無家可歸了?!?/span>
  對準野生動物的鏡頭,更是一座城市生態(tài)的“晴雨表”,好壞一目了然。
  ◎宋林繼存放攝影作品的部分硬盤丨劉彬/攝
  “客觀的記錄最真實,影像不能弄虛作假。”說著,宋林繼拉開了抽屜,里面塞滿大大小小的硬盤幾十個,這里面盛放著幾百個T的圖片,凝聚了他這么多年來的熱愛與心血,也逐步建立起了野生動物的光影檔案。
  ◎2021年11月3日,市政府辦公室和環(huán)翠區(qū)竹島街道觀海社區(qū)舉辦雙聯(lián)共建活動,邀請宋林繼分享攝影故事。丨張凌云/攝
  除此之外,宋林繼這幾年也把自己生態(tài)攝影的所見所感,帶進了課堂和講座現(xiàn)場,“我想把攝影的故事和感受傳遞出去,希望讓更多人通過作品了解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讓影像的力量落地生根?!?/span>
  八千里路云和月,宋林繼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態(tài)的重視,始終行進在這條沒有終點的長路上,他的鏡頭里還有千千萬萬個未完待續(xù)的故事……
  ◎2020年5月,宋林繼在青海拍攝鷺鷥丨謝建國/攝
宋林繼 · 部分攝影作品賞析

  ◎冰雹中熱戀的鷺鷥夫妻 2020.5.15攝于青海
  ◎寒冬里的清晨,可可西里的雄藏羚羊在哈氣展示自己的威風,博得雌性藏羚羊的芳心
  ◎云南白馬雪山的滇金絲猴
  ◎陜西秦嶺,雨雪中的川金絲猴寶寶在媽媽的懷抱里
  ◎昆侖雪山下,可可西里藏羚羊帶崽回遷
  ◎黃海斑海豹
  ◎都蘭溝里鄉(xiāng)嬉戲打鬧的藏狐兄弟
  ◎2020年12月17日,在中國青海曲麻萊縣約改鎮(zhèn)尕賽,海拔4300多米的大山,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群的白唇鹿沿山脈飛奔而下,背景是中國長江上游通天河,珍稀動物大規(guī)模集群,可見作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生態(tài)良好。
  ◎青藏高原上騰飛的金雕
本期人物·宋林繼
“用鏡頭與野生動物對話”
  宋林繼,山東招遠人,中共黨員。吉林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經(jīng)濟學(xué)碩士,高級經(jīng)濟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志愿者,青海野生動物攝影協(xié)會專家組成員,自然影像中國攝影師,人民日報十佳圖片攝影師。山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xué)會會員。威海圖片網(wǎng)、山東圖片網(wǎng)、視覺中國網(wǎng)、中國新聞圖片網(wǎng)、人民圖片網(wǎng)簽約攝影師。青島城陽攝影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威海市旅游攝影協(xié)會名譽主席,威海市攝影家協(xié)會顧問。中國海洋大學(xué)、山東大學(xué)(威海)、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威海)兼職教授。勤于學(xué)習(xí),立心鑄魂,創(chuàng)作正能量,接地氣、有溫度的攝影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報刊登載,獲人民日報收藏獎,2018年以來百余次國際國內(nèi)攝影大賽獲獎,其中金獎約30個,有的被聯(lián)合國收藏。作品分別入選奧地利、保加利亞、德國,北京、上海、濟南、香港、澳門、平遙、三門峽、鳳凰等攝影賽事展出。入選全國攝影藝術(shù)展覽,全國農(nóng)民攝影大展,獲得吳印咸攝影師資助獎,山東省展金獎。踐行德藝兼修,多次在青島、威海等地以《攝影的選題和編輯》專題講座。(Hi威海客戶端記者 胡楊)
值班總編:王
復(fù)審:譚立勇
編輯:董倩萍